10月份的鐵礦石跌價幅度顯著超過了鋼材以及其余原燃料價格。數據顯示,10月末CSPI國內鋼材價格指數環比下降8.38%,而同期國內市場進口鐵礦石現貨價格和國產鐵精粉價格環比分辨下降14.14%和19.77%,降幅均明顯高于鋼材價格降幅;冶金焦和廢鋼價格也環比下降6.26%和5.74%,煉焦煤則小幅上漲1.47%。
鋼價指數創年內新低
年底通常是鋼材市場的淡季,而今年這個冬天顯得尤為嚴寒。依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10月份重要用鋼行業增速繼承放緩,海內市場鋼材需求顯明削弱,鋼材價格大幅回落,鋼價指數創下年內新低。與此同時,曾“跌跌不休”的進口鐵礦石價格開端呈現回穩跡象。
中鋼協監測的八大鋼材種類價格10月均出現環比下降,且降幅均較上月有所加大。長材中的高線、螺紋鋼和角鋼跌幅分別為9.66%、10.60%和4.64%;中厚板、熱卷、冷軋薄板和鍍鋅板跌幅分離為8.12%、8.67%、3.40%和3.12%;熱軋無縫管價格下跌2.29%。
進入11月后,進口礦價仍繼續下跌,但跌幅已經放緩,訂做不銹鋼,甚至出現反彈跡象。11月7日至11月11日,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格為130.64美元/噸,環比每噸下降8.87美元,折合國民幣含稅價格為967.80元/噸,環比每噸下降63.19元。值得留神的是,在閱歷持續調劑后,進口鐵礦石價格開始出現止跌企穩的跡象。數據顯示,11月16日MBIO價格指數為145.67美元/噸,較前一天上漲4.63美元/噸,增幅為3.3%。
進口鐵礦石價格止跌
中鋼協人士指出,制作業增速持續呈放緩態勢,鋼材需要不旺,使得鋼材價格大幅回落。進入花費淡季后,鋼材需求總體仍將呈下降趨勢。
10月份鋼材價格逐周回落,且跌幅逐漸放大;進入11月份,鋼材價格在第一周止跌趨穩,第二周又有所下跌。因為需求減少跟鋼材價格的大幅下降,很多企業采用了檢驗、減產等辦法,相應減少了對市場的資源供應。10月份我國粗鋼產量為5467.3萬噸,平均日產水平為176.36萬噸,環比下降12.64萬噸,比1-9月份平均日產程度192.58萬噸下降8.42%,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局勢有所緩解。
數據顯示,10月末,中國鋼鐵產業協會CSPI鋼材綜合價錢指數為122.72點,環比降落9.58點,降幅為7.24%,鋼材價格指數降至今年最低點。
中鋼協人士指出,國內進口鐵礦石現貨價格經由9至10月份的連續下跌,11月份涌現反彈跡象。鋼鐵企業應親密關注原料市場變更趨勢,繼續加大降本增效。